“医比天大”──记莞沿协作医生李育婵
2023-05-18 01:09:51 来源:天眼新闻

不是只有舞者才会穿上红舞鞋,从此曼妙旋转,不知疲倦。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超声科副主任李育婵脚上,必定也有这样一双“红舞鞋”。


(相关资料图)

不然,谁能想象她可以365天无休,早上7点多走进医院、晚饭后办公室还亮着灯;深更半夜,医院需要她,她接到电话就赶到。

“我不厌其烦地给我的同事们讲解,我的讲解一定是要能够促进医学文化医技知识和诊疗思想的传播,最终目的是要为群众守护健康,推动我们的社会进步,这是我的医疗理念。有时候同事们无法一步记住、学以致用,不能快步走就慢步走,不能走直线就走曲线,总之还是要坚持往前走。”

超声人李育婵是“超人”。“对我来说,医比天大。”李育婵敬重关于医的一切,把“永不怠慢患者,把患者当家人”奉为准则。

从事超声诊断28年。2022年5月,李育婵作为广东东莞市首批“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医疗专家到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从事医疗帮扶工作。今年6月,是48岁的李育婵到沿河支援医疗的整整一年。

初到沿河,李育婵一边克服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不适,第一时间了解医疗设备、技术力量和科室需求,迅速投入“传、帮、带”工作,

如何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提升转变,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技术队伍?李育婵从帮扶开始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从系统培训超声检查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到手把手指导科室医生,再到强化依法规范行医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各项诊疗常规,建立科室应急制度等,李育婵由表及里、标本兼治,为医院超声科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李主任对工作的严谨规范,对每位受检生命的高度敬畏与负责,深深感染着科室的每一位同事,同时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知所能倾囊传授给医务人员,从全科室的超声会诊到各种新适宜技术的开展,尤其是胃肠超声开展付出,每天都要带一名超声人员手把手教学,带领她们深入研究探讨胃肠超声诊断技能,填补了医院超声科胃肠检查的短缺。”沿河县人民医院超声心电科主任晏玉来说。

“只要她们愿意学,我就倾囊相授……”李育婵告诉记者,超声科的医生都很好学,哪怕是将要退休的医生,都在积极学习新知识,让自己很感动,自己也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她们,尽最大能力帮助她们尽快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面对超声科医护人员紧缺、业务知识欠缺、超声检查手法不规范等有限条件和存在问题,李育婵认真总结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选择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手把手从手法、采图、测量、报告等一项一项地教,逐一进行规范。

李育婵争取时间带领大家学习,她不仅要讲知识,还要严格考核。她每次讲课,都会认真备课,从不照本宣科。

李育婵经常给同事和患者介绍,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这是因为肠道是我们身体当中唯一一个不受大脑控制依然可以正常运转的内脏,同时肠壁上遍布着很多神经元,它们是属于肠神经系统的,是可以独立对人的消化系统进行管理的,所以肠道是不用接收大脑信号就可以进行消化工作。

从医以来,几乎将所有的时间献给胃肠超声。临床、科研、带教……他的身份始终在不停切换,面对不断重复的工作他从没有一丝懈怠,相反,从他的谈吐和笑容中,看到了她对胃肠事业的热情从未减退。她说“作为一名医生首先应为患者着想、以善为本,并不断学习前沿知识,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其次应爱同事,为他们发展考虑,潜移默化带着他们不断成长;最后应爱团队,只有团队协助,才能走得更远,团队的成长也促进自己的成长”。

作为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组团式”远赴贵州沿河自治县对口帮扶医务人员,李育婵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用心用情做好“传、帮、带”工作,促进沿河医疗水平提升。

“我们在筛查的时候,扫查肢体一定不能跳跃式,要有连贯性的扫查……”

近日,记者在该县人民医院见到李育婵时,她正端坐在超声诊断室仪器旁,左手熟练地滑动着探头,右手在操作台上飞快地切换着各种按键。时而亲切的询问病人,时而与旁边的同事车莲芳进行技术交流。

李育婵诊疗有个习惯──从不打断病人讲述,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听完后,详细作答。接下来,她会用双手为病人做检查。同事们都知道,这双平凡的手是不平凡的,多年来,这双手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可以在病人就诊的几分钟里,基本锁定病源,这就是一位普通医生的上医之境。

“医生,我这病情严重吗?”病人问。

“加班、夜宵、心理压力等,使当代人的胃肠道问题越来越严重。胃镜、结肠镜检查是胃肠道器质性病变的诊断金标准,对于胃肠道早期器质性病变的诊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目前已经成为常规体检筛查的一部分。不过,听到胃肠镜检查,你是不是整个人都不好了,恶心、呕吐、疼痛…很多人宁可忍受病痛检查也不愿意去做检查,从而贻误疾病的最佳诊疗时机,真是可惜!其实,随着无痛胃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这种恐惧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李育婵答道。

“哦!听你这样讲,我完全放松了……”诊断室里,气氛平和而静谧。

医疗帮扶只有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才能真正达到医疗帮扶成效。李育婵便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操作、随访跟踪等方式,切实提升科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今年6月,我的帮扶就要结束了,在离开之前我得把他们胃肠超声后续外出学习计划及培训单位‘打通’,这样才不至于我离开后出现技术断档。”李育婵说。

在患者眼里,她温柔美丽,知性大方;在同事眼中,她学识渊博,认真负责;在其他科室医护眼里,她热情善良,才华横溢。她是一位有情怀的好医生。

截至目前,在李育婵的带领下,医院已有2名医生拿到了国家级胃肠专家培训基地高级证书,申请在医院举行《2023贵州—铜仁站胃肠超声临床应用专题学术会及新进展论坛》已获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李育婵为打造优秀的医院超声团队、申报国家级胃肠超声培训基地做了大量基础工作。

言传身教满腔热忱。作为上级医师,李育婵严谨求实,言传身教,毫无保留,认真做好“传、帮、带”。作为科室领导,她时刻把同事的冷暖记在心上,及时解决困难和矛盾,以真心赢得了信任。

同事们爱称李育婵为“李老师”,她对医术精益求精,近五十岁的老同志,却还手不释卷。她觉得医生是和病人打交道的,只有全面了解人的心理,才可以更好的与患者沟通。许多与李育婵接触过的患者都觉得李医生的治疗感到心里很舒畅,因为李医生好像特别了解他们的心思,说的话总是让人感觉暖暖的。

提起李育婵,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感慨万千。工作中,她经常毫无保留的给年轻医生提供医学技术上的帮助。由于这么多年来坚持学习,加上丰富的临床经验,很多年轻医生向她请教问题,她都会耐心讲解,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他们提供指导,传授各种医疗知识,以提高医疗质量,加速患者康复的进程。

“李主任非常辛苦,每天早上上班之前进行现场指导,下班之后进行理论授课,这样耐心地教我们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我们每一位医师都学得非常认真,也深受感动。”晏玉来说。

李育婵介绍,在帮扶工作中,自己一切按规范培训大家,让他们接纳接受,掌握技术,这样才能精准诊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病人。

根据该县人民医院超声心电科建设现状,李育婵聚焦薄弱环节,积极拓展新项目新技术,不断增加完善诊疗手段,拓宽服务领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通过我们的努力,填补了沿河自治县人民医院超声心电科多项新技术、新项目空白。如胃十二指肠、结直肠充盈超声造影检查,胃肠急诊超声等,增加了胃肠检查项目,与过去传统的X线钡餐及目前大家比较熟悉的胃镜肠镜互补,相互验证,是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可以无痛苦,性能安全,对幼儿、孕妇、老人等人群是更好的胃肠道疾病排查方法。”李育婵说。

强化交流合作,培养医疗人才。李育婵采取“师带徒、一带多”的“传、帮、带”方式,打造品牌专科、培养学科带头人,凝聚了一批学有专长、梯次合理、后劲很足的技术骨干,指导科室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同事的高度认可。

“李主任工作能力很强,人也非常和善,我的资力较浅,有时问的问题很浅显,但她都十分耐心地给我答疑解惑,有时候当面讲,有时候通过微信沟通,但无论多晚都会及时回复,非常感谢她。”沿河自治县县人民医院超声心电科室医师田琼说。

“李主任医德高尚、技术一流,与我们相处非常融洽。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科室的超声诊断技术和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在原有开展腹部、浅表、产科、妇科、心脏血管、产筛等基础上进一步补齐短板、夯实根基,对科室更高更好地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晏玉来介绍。

着眼长远开启多项“超声”新技术。小儿胃肠道超声、小儿髋关节超声、阑尾超声、前列腺腔内超声、胃十二指肠充盈造影超声、直结肠充盈造影超声、直肠腔内超声、颅脑超声、中晚孕期子宫疤痕厚度超声评估、儿童性早熟超声监测等等,一项项新检查的开展,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悠悠援医路,拳拳医者情。李育婵还利用周末深入基层开展义诊巡诊等活动,让大山里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健康服务。在义诊中,为群众进行科普,并进行身体检查,让群众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自开展帮扶以来,李育婵开展了1000多例超声检查,创新实施了3项新技术新项目、7项新适宜技术,开展业务培训200余次,参与超声会诊、疑难病例讨论200余次,下乡义诊300多人次。

…………

“来到沿河,真正融入这里的工作和生活,和大家一起努力,使我更体会到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提升的价值和意义,今后我会永远关注和支持这里的超声技术团队,我的帮扶永远不会结束……”李育婵说。

月光微倾,仍面带欣慰,黑夜淹没了所有的喧嚣,她却丝毫没有松懈,时刻等待着光明的召唤。晨光初照,她徐徐拉开了帷幕,又个绚丽多彩的早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飘然而至。

无暇的白衣中,深藏着一片高尚的情怀。李育婵表示,时光无法倒流,人生没有重播,每一个生命更是“限量版”。作为医生,我们只有科学合理使用时间、安排计划,走在时间前面,成为时间的主人,一朵朵生命之花才能绽放得更加绚烂,我们的理想才能逐步成为现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瀚泽

编辑 田勇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