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正式发布,这代表着数字中国建设迈向了实质的落地阶段,其背后的驱动就是遍及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应用场景,可以看作是遍布数字中国的 “点 ”;千行百业、各种类型的行业需求,则构成了数字中国发展的 “线 ”。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就是数字中国协调发展的未来格局。
这个逻辑反之亦然,数字中国的整体性落地,依靠的是千行百业,成千上万个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尤其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多模交互形态的产生,更多的数据,更多的连接,更多对智能化,对极致体验的追求,对数字底座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能力不仅要能提供稳健的支撑,同时还能够快递迭代,自我进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样的数字底座,到底存在吗?
01
数字底座的“进击”
层出不穷的新兴技术不断轮转,行业数字化转型逐渐进入深水区,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更多样性的场景需求,以及更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在倒逼企业要尽快迈向深层数字化。企业对业务敏捷性和快速实现价值的需求,变得越发迫切;而通过数字化转型,能够支持企业以一种更快、更创新的方式进入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底座的理念也因此应运而生,通过对底层数字基础设施平台的构建,通过计算力输出的形态,帮助企业应对业务数字化当中的难题,数字底座既是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也是提供数字化能力的平台。
事实上,近年来,围绕数字底座做文章的企业大有人在,数字底座也始终缺乏一个业界公认的定义。
首先,以科技类公司为例,科技公司都是由某一条具体的企业级产品线起家,如华为和新华三的网络,浪潮和联想的服务器,因此在科技公司提供的数字底座的逻辑上,基础设施层的构建能力表现突出。基于扎实的硬件技术创新能力,它们的数字底座,以数据中心的建设见长,同时在基础设施底座之上构建服务的能力,随着行业项目的不断积累,也在不断累积。
其次,各大云计算公司是过去十年消费互联网创新的“主力军”,原生于云的运营模式,让云计算在技术迭代能力,对平台的理解和构建能力方面均非常出色。云计算公司的技术经验来源于它们的主体业务,如阿里的电商、腾讯的游戏,因此它们的数字底座能够更好地向上支撑应用,通过公有云在基础设施平台的能力标准化,为广大互联网创新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算力和服务,近几年也逐渐在政企客户群体中打开了一扇门。
第三,由垂直行业的架构升级经验,衍生而来的数字底座。如金融行业,一直是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每一代的金融核心系统,都代表了一个数字化时代的变迁。而中电金信,作为中国金融行业最大的IT服务商,几乎全程参与了金融架构变化的每个关键时期。
也正是十年前,中电金信的研发团队开始进入分布式计算架构领域,历经十年,相关应用领域从互联网金融发展到全国性银行小型机下移 PC服务集群、分布式数据库运用、大型主机核心应用下移,以及采用全栈云原生分布式技术构建技术底座和上层关键应用;同时,也在多个解决方案的数字化应用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数智化技术的运用和技术平台的打造。于去年 8月 19日正式推出了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
实际上,每一个数字底座,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在企业数字化由 0到 1的建设阶段,科技公司以硬件基础设施为主导的底座何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对基于互联网来做业务创新的新兴业态而言,云平台的灵活性与互联网天然适配。
但对于更多的传统行业来说,数字化的进程并非从头起步,在他们的本行业中似乎也很难找到更好的对标对象,那么金融业走过的路、趟过的河、总结出来的经验,似乎可以帮助这些行业用户更好地选择适合它们的数字底座。
这是“源启”,定位于金融级数字底座的初衷,也似乎更为符合更多行业现阶段数字化转型的选择。
02
基于客户视角的迭代
科技的进步,从来不是温和的上升曲线,而是螺旋上升的线条。
没有一成不变的技术,也不存在永远完美的数字底座,但数字底座的升级迭代何其艰难,一个可以随着当下最热门的技术,不断进化的数字底座,又是何其珍贵。
不到一年时间,源启就从 1.0迭代到 2.0版本。
中电金信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况文川表示,“源启的迭代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不仅针对 AI需求的爆发,对数据产品和 AI产品进行升级,还将安全和架构迁移工程集中到基础设施平台中去,希望通过这些变化,更好的表达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价值。”
源启的本质既是数字基础设施,又是一个行业PaaS平台。
我们知道,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场景越来越多,企业的研发团队不足以完成这么多场景化的应用开发。而行业 PaaS平台,则可以减少企业对专业软件开发人才的依赖,打通了技术与业务的壁垒,高效支撑企业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这就注定了源启本身要具备一种客户视角。
因此,源启2.0的升级,也可以看做是基于客户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一次迭代。
从架构上,“源启”把底层的基础计算能力、云、容器、安全、数据库等通过一个基础运行支撑平台集聚起来,为上层各种的数字化应用提供统一、简洁的支撑;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构建平台高效开发、整合成百上千、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应用,并完成传统架构应用和数据向源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迁移;源启的数据资产平台承担数据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让数据要素在应用之间流动起来,从而将数据转化为资产,进而让资产产生价值;而行业 AI平台则与数据资产平台结合起来,建立了 AI算法模型的生产和运行能力,为行业提供针对性、可信的 AI算力。
对源启来说,最大的不变,就是时刻都在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变化。
03
源启迎合时代之变
“源启“自去年 8 月发布以来已在百余项工程中得以应用,以“源启”支撑分布式核心系统,大数据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源启”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基础平台的主要提供者和能源、制造等行业头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平台建设的中坚力量和信赖之选。
数字原生时代下,数字原生由数据驱动,在变化过程中充满智能,具备快速迭代、快速发展、快速演化的特点,根本的目标是数字化转型产生业务价值。
从源启 2.0 架构,很明显可以看到应对数字原生时代特点的几个变化:
第一,基础运行支撑平台,沿袭了“金融级”的特征,可以满足任何行业的关键业务大容量、高并发、高可用和高安全等关键特性。同时,和很多以基础设施为主体的数字底座不同的是,源启在基础运行支撑平台上,通过面向行业的公共组件,将大量应用所需的公共能力抽取出来,从而能以平台工程的方法更加快速地支撑上层应用的建设。
第二,数字构建平台,源启是国内唯一一家建立了从企业架构治理、业务建模到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发布、运维的完整工具链的产品。在应用重构方面,已经走到了行业的前列。况文川说,“通过数字构建平台,将客户需求结构化地管理起来,同时可以自动生成很多代码和测试案例,这是源启首创性的。”
第三,数据资产平台,以数据资产积累和数据价值创造为目标,利用大数据技术、 AI技术以及数据安全技术,打造集数据管控平台、数据中台和 AI能力为一体的数据智能底座。这也是源启在数据能力上的进一步延伸。
第四,行业 AI平台所要解决的就是 AI技术研发门槛高、周期长、落地难等问题,并通过源启在数据智能、自然语言理解、视觉感知智能、模型服务编排、知识计算和流程自动化领域的成果,提升客户的 AI算法开发效率,满足 AIPaaS服务化以及安全可信等行业共性需求。
况文川表示,“行业 AI平台的需求已经开始涌动,去年就有银行在招标中,要求统一全行的 AI平台,让 AI能力基础设施化,并将这部分 IT资产有形的整合起来。今年也有如华电南自,华润置地等大型企业,开始整体性的采购我们的行业 AI平台。这也是我们基于行业 AI平台不断升级的驱动力。”
另外,在 AIGC时代,每一家 AI技术服务商都应该有符合自身特征的“标签”,而中电金信的标签则是:面向金融的可信的 AIGC的能力。
新的时代,让传统的计算架构成为了“过去时”,时代在呼唤新的架构出现,而源启 2.0正是基于当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最根本的诉求,迎合客户关键业务升级的需要,成为时代之选。
04
以应用重构原则而设计
源启的根本目标是让数字化转型产生业务价值,而业务价值主要在应用上得以体现。
从银行数字化的进程来看, 2013年是一个关键的分水岭,由于受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必须能够快速构建自己的创新产品和业务,以快速响应市场的创新需求。
这就要求业务的响应速度足够高,要求可组装,开放 API,数据不能依赖复制,要自动汇聚,自动实现数据驱动,并实时响应,因此需要对现有应用做梳理。
况文川说,“从应用层面来讲,我们看到成百上千的应用之间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孤岛,导致金融机构提供的体验是割裂的,一旦融入到场景里面,场景之间也是断裂的。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传统系统构建方式已经无法去满足这种以快速迭代、快速发展、快速演化为特点的数字原生时代的业务需求,这就是应用需要重构的根本原因。中电金信给行业带来的“源启 +应用 ”解决方案,是将自身多年来在行业中沉淀下来的业务资产和应用产品,通过 ‘工具平台、业务、应用和一套工程方法论 ’去赋能企业支撑数字化转型。”
况文川指出,应用重构的原则,是要为持续创新而设计,要支撑差异化竞争、以客户为中心,基于 OpenAPI、数据的驱动、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化和云原生架构。而源启 2.0,也是基于应用重构的原则而进行了设计。
源启 1.0迎合数字时代的趋势,提出了“金融级”数字底座的理念,是时代成就了源启;而源启 2.0则在此基础之上,探索客户需求之变,将更多未来的能力融入其中,定义了一个新的时代,有希望让“金融级”数字底座,真正成为千行百业关键业务数字化的新标准。
属于“源启”的新时代,正在徐徐展开。